《扎根的生活》
第四天
祷读背诵:
弗 3:17~18
使基督藉着信,安家在你们心里,叫你们在爱里生根立基,使你们满有力量,能和众圣徒一同领略何为那阔、长、高、深
基督丰富的量度是阔长高深的
以弗所三章十七至十八节给我们看见,基督的量度是阔、长、高、深。这是宇宙的量度。我们经历基督,先是经历祂所是的阔和长,这是平面的。当我们在基督里长进时,就经历祂丰富的高和深,这是垂直的。我们对基督的经历,不该只有一度,像一条线;乃该有二度,像一平面。我们要经历基督的宇宙量度,就需要教会生活,并与身体的众肢体一同经历基督。我们若在教会生活中经历基督的量度,就会逐渐被织成“地毯”,而不会是“线条”;并且我们能经历基督的高和深。至终,我们对基督的经历,就从二度进到三度,从“平面”进到“立方体”。立方体是扎实的,在三个方向都有许多的线来来去去。在会幕和圣殿里的至圣所都是立方体,而新耶路撒冷将是一个永远的立方体。当我们成为一立方体时,我们就不倒也不破。
十七节的“安家”一辞,指明基督要深深安家在我们全人里面。当我们得加强到里面的人里,就为基督开了一条路,在我们里面扩展,从我们的灵扩展到我们心思、情感、意志的每一部分。基督越在我们里面扩展,祂就越在我们里面定居,在我们里面安家。这就是说,祂占有我们里面之人的每一部分,据有这些部分,并且用祂自己浸透这些部分。基督安家在我们心里,意思就是祂使自己定居在我们的心思、情感、意志和良心里面。基督渴望安家在我们心里,占有我们里面之人的每一部分。因此,我们里面的人,需要被基督浸透、据有、占有并充满。这使我们能满有力量,在教会生活中,与众圣徒一同领略基督那阔长高深的宇宙量度。(参《以弗所书生命读经》三四五~三四九页;新约总论第五册,五七〇~五七一页)
住在主里面的生活
诗篇九十至九十二篇描述圣民在与基督的联合里,对神更深的经历,也就是住在神里面的生活。九十篇是神人摩西所写的诗,开头说到神是我们的居所:“主啊,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。”这思想与约翰十五章所说的住在基督里相同。主耶稣说,“你们要住在我里面,我也住在你们里面”(4上)。住在基督里,就是居住在祂里面,不仅是停留或居留而已。我们住在我们家里,就在那里过生活。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全然与我们的居所紧密相联。我们的家,我们的居所,乃是我们的主,三一神自己。住在神里面,乃是对神更深的经历。当我们经历三一神到以祂为居所的地步,我们对神就有更深的经历。不仅摩西以神为他的居所(诗九一 9),甚至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,也以父神为祂的居所。赐律法的摩西,和赐恩典的基督,同样以神为他们的居所,为他们的住处。
以神为我们的住处,我们的居所,是对神最高、最完全的经历。主耶稣在地上过人性生活时,一直以父神为祂的居所。同样的,今天我们也以基督为我们的居所。住在基督里,不仅是停留在祂里面,更是居住在祂里面,以祂为我们的一切。当我们这样与基督联合,以至高者耶和华为我们的居所,住在祂的隐密处,并住在祂翅膀的荫下(1~9),我们就真正与神是一。在这里神成了我们,我们由神构成,并且与神同活如同一人。我们就在使者的保守照顾之下,并且践踏仇敌撒但(11~13,太四 6)。诗篇九十二篇十二至十四节进一步说到,这样与主联合之生活的结果:“义人要发旺如棕树,生长如利巴嫩的香柏树。他们栽植于耶和华的殿中,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。他们年老的时候,仍要结果子;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。”这幅图画描绘一班人,他们住在神里面,在神殿中以祂为一切,借此更深的经历神(摘自《性格的培养》3 经历深:经历深厚不肤浅)。
深处与深处响应
诗篇四十二篇七节说,深渊与深渊响应;这句话也可以译作深处与深处响应,意思就是:所有的深处,只能因着深处的呼喊才能有响应。浅的东西,永远摸不着深的;在外面的,也永远摸不着里面的。深处只能与深处响应。不从深处出来的,就不能摸着深处。不从你的深处出来的,就不能摸着别人的深处;别人的深处,只能与你的深处响应。有的时候,你到一个地方去听道,你最能被摸着的,就是有东西从人的深处出来;如果深处没有东西出来,你得着的帮助就不过是浮浅的,不是里面的。所以我们要看见深处的紧要。凡不是从深处出来的,就永远不能达到深处。你如果不从深处得着益处,得着帮助,你就不能从深处有东西出来。因此,我们如果要在属灵的事上帮助人,就必须从深处有东西出来。你在神面前如果不往深处去,你就没有法子得着别人。你的发表如果不是从深处出来的,尽管你能得着别人的情感,你能得着别人的理想,你能使人流泪,你能使人快乐,你能使人一时兴奋,但是,你不能摸着人的深处。是深处才能与深处响应,浮浅的发表永远摸不着人的深处。
往深处去的,往下面扎根的,结局你就看见深处与深处响应。你里面有深的,人的深处就要被摸着。你只要里面动一动,人就得着帮助,人就要得着光,人就知道在那里有一件东西是他所不知道的。深处摸着深处,深处必定与深处响应。没有深处,你只能用表面的工作得着人表面的感动。我们说了再说,只有深处是与深处响应的。
(摘自《倪柝声文集》第二辑 第十七册 一般的信息 第七篇)